2012/5/1 16:30
科学家指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近年来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其原因就是海洋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对珊瑚礁造成巨大伤害,而珊瑚礁是大部分热带深海鱼类的栖息地。
对于雪卡毒素,中国人应该不陌生,仅2006年广东省雪卡毒素中毒的人数已超过数百,汕头、中山、深圳等地都发生过大规模雪卡毒素中毒事件,罪魁祸首则大多是广东沿海地区的人喜欢的深海热带鱼类——石斑鱼。
通过食物链传入人体
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脂溶性,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热带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中的含量最高。雪卡毒素主要影响人类的胃肠道和神经系统,雪卡毒素中毒的症状与有机磷中毒有些相似,一些受害者开始感到唇、舌和喉的刺痛,接着在这些地方出现麻木;另一些病例首先的症状是恶心和呕吐,接着是口干、肠痉挛、腹泻、头痛、虚脱、寒战、发热和肌肉痛等症状,接触冷水犹如触电般刺痛,中毒持续恶化直到患者不能行走。中毒症状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周,甚至数月,最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据海洋生物专家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超过5万人雪卡毒素中毒,但只有10%的中毒事件通过新闻报道为公众所知。科学家指出,雪卡毒素中毒事件近年来有逐渐蔓延的趋势,其原因就是海洋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对珊瑚礁造成巨大伤害,而珊瑚礁是大部分热带深海鱼类的栖息地。
科学家表示,温室效应让海洋的温度不断升高,同时人类排放到海洋中的有毒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两个因素使珊瑚礁遭到破坏,含有雪卡毒素的藻类植物则生长繁茂。原本生活在珊瑚礁附近的小鱼靠吃海藻生存,而人类长期食用的石斑鱼、梭鱼等鱼类又以这些小鱼为食,就这样,毒素通过食物链传到人类体内。
近10年间迅速蔓延
虽然直到近年来人们才对雪卡毒素越来越关注,但实际上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其有所了解。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本镰义津介绍说,在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就有吃鱼中毒的描写;而亚历山大大帝曾经下令,禁止自己的部队吃鱼,以防中毒。
在近10年间,产自热带的雪卡毒素迅速蔓延至亚洲、欧洲以及美国的很多地方,这主要是因为大量高级餐馆开始提供价格昂贵的珊瑚鱼类。在美国,现在每年有超过250人雪卡毒素中毒,比上世纪70年代增加了5倍,发生雪卡毒素中毒事件最多的地方是佛罗里达、得克萨斯和夏威夷三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