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1 17:15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自古以来,立冬后开始进补,是不少老百姓奉行的养生之道。在各种进补方式中,食疗以其方便、安全,适合人群广泛,而备受推崇。中医也认为,冬季正值万物收藏之季,人体消化功能增强,胃口大开,营养更易吸收,是一年中最理想的“健康投资期”。但面对各种膏粱厚味,老百姓可要小心,别走入进补误区。
众所周知,动物性食物是补品中的“良剂”,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热能。在我国南方,人们爱吃鸡鸭鱼,许多家庭会炖麻油鸡来补充能量,迎接寒冬。在北方地区,人们纷纷吃涮羊肉、牛肉、驴杂汤、羊杂汤等来进补,既美味又驱寒。
动物性食物虽好,但不易消化,吃多了,胃肠道不堪重负。其中,动物性食品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胆固醇含量相对高,尤其是动物的内脏、脑、动物皮、蹄膀、蛋黄、蟹黄、蚌、牡蛎、肥肉等,每100克中的胆固醇含量基本都超过200毫克。一般认为,健康成人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mg,而伴有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低于20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