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4 14:26
[导读]今年5月中国白酒业经历了十年来最大降价潮,终结中国白酒行业黄金十年超级景气周期的致命危险开始浮现
本报记者 朱益民 深圳报道
危机的种子总是在繁荣时候埋下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白酒行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3746.67亿元,实现利润571.59亿元,上交税金445.10亿元。除出口交货值外,各项经济指标数据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
在平均高达65%销售毛利率,及销售收入、利润动辄增长百分之四五十的强烈诱惑下,尤其是近三年来高端白酒销售价涨量增、丝毫不受经济周期波动冲击的诡异繁荣,令整个中国白酒行业信心倍增,纷纷借助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之机掀起一轮前所未有的产能大扩张。
根据《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将达到960万千升,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增长1.5%;销售收入达430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0%,年增长10%。
但在“十二五”第二年的2011年,我国生产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达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0 %。这意味着,白酒业“十二五”规划的产量目标早在2011年就已经超越了。
如此惊人的产能扩张已经引起各界对白酒行业未来产能过剩的严重担忧。郎咸平(微博)在今年三月份便有惊人之语:“按平均来算,白酒行业至少将有30%的产能过剩,也就是说每年产能下降1%将需要30年才能消化目前盲目扩张带来的后果,产能过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不可回避的难题。”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中国白酒产能如此强劲扩张?
地方政府力推
出于GDP、税收及社会就业增长考虑,地方政府成了白酒产量飞速增长的最大推手。
四川提出白酒的发展战略路径为“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共同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力争川酒在2013 年实现2000 亿元产值,2015 年实现2500 亿产值。按照这一产值目标测算,仅四川一地白酒产值就已与2010年全国白酒销售收入2700亿元接近。
与四川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针锋相对,贵州绘就了“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美好蓝图:“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白酒产业将培育一批名优品牌,新增6至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著名商标, 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到2020年,占全国白酒市场的份额争取达到20%。
要落实这一宏伟目标,贵州茅台所在地仁怀市是关键,贵州提出要将仁怀市茅台镇打造成“中国国酒之心”,将仁怀市打造成“中国国酒文化之都”。而仁怀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则同样宏大:到2015年要确保全市白酒产量翻两番,达到50万千升以上,力争达到60万千升,白酒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而就在2010年,其白酒年产量也仅为13.3万吨,总产值为175.7亿元。
除了川黔两大白酒强省在积极扩张
外,江苏、湖北、安徽等白酒大省也在不失时机地推进产能扩张的步伐。
江苏白酒协会对外透露的苏酒振兴目标是, 打造500亿级酒都宿迁,用5-10年时间打造具有国内较大影响力,白酒销售收入将达到800亿元的酿酒产业集群带, 成为继四川白酒金三角后我国又一个重要白酒生产基地。湖北、安徽当地政府则在积极谋划行业省内的整合,以组建大型白酒集团的模式推动白酒产业集群发展。
在地方政府的力推下, 《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预计的全国白酒总产量比“十一五”末增长8%,年均增长1.5%的目标早已经满足不了各大酒企的胃口。
以酱香型白酒来说,“十一五”末贵州省白酒产能为16 万千升,到“十二五”末要达到80 万千升,其中酱香型白酒占90%,达到70 万千升;四川省提出到“十二五”末,酱香型白酒产能要达到9 万千升-10 万千升;据统计,全国各地“十一五”末酱香型白酒产能约30 万千升,到“十二五”末将达到90 万千升-100 万千升。产能将增加超过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