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32
编辑同志:
去年以来,我国物价一直呈现上涨趋势,至今年上半年物价更是在高位运行。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7%,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
坊间认为,宏观经济运行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仍然面临着很大的物价上涨压力。请问,我国物价指数何以高位运行?今年下半年物价上涨是否能够回落?未来物价运行趋势如何?
读者一勺之水
国际原油与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国内流动性过剩,仍然是导致2008年上半年我国物价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石油价格高位震荡,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对国内价格的上涨产生了较大压力。据商务部监测,2008年一季度国际农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扬,涨幅达14.6%;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2008年5月最高达到136美元/桶。2008年1~4月,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2%,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21.2%,上升14.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特别是肉禽蛋价格大幅上涨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上升的主要原因。2008年一季度外汇储备增加额中除了贸易顺差和外资直接投资外的不可解释的部分达850亿美元,规模远大于前几个季度,增大了国内货币供给和流动性。4月份单月外汇储备增长高达744.6亿美元,创出单月外汇储备增长历史新高。其中,贸易顺差为166.8亿美元,单月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76亿美元,这样简单计算的不可解释性外汇流入达到 501.8亿美元。外资流入的情况表明,随着人民币的进一步升值,“热钱”流入增加。2008年一季度期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增长18.3%,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3%,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为物价上涨也提供了条件。
随着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为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保障供给、加强调节、强化市场监管等多种强有力措施,全力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可以预计,2008年下半年物价上涨的趋势将会明显回落。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紧缺商品的生产得到加强,蔬菜、水果等食品价格出现季节性的大幅下跌。商务部和农业部的监测数据显示,进入5月份以来,蔬菜、水果大量上市,其价格呈不断滑落态势,猪肉的供应也有所增长,呈小幅下滑态势,农产品价格5月份环比下降3.2%。同时,储备体系,价格监测与市场监管也得到加强和完善。此外,为了控制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速,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从2008年6月1日起,下调部分食品、药品、棉花等商品的进口关税,从6月13日起,取消食用油的出口退税,这些有助于我国全年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上涨幅度的回落。从物价运行的轨迹来看,2008年一季度物价上涨已经达到峰值,二季度物价上涨的势头已经开始回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涨幅的回落在5月份实现,下半年年底将继续回落,延续下行走势,呈现稳步回落趋势。2008年的物价水平肯定会低于2007年。
尽管如此,但2008年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要控制在4.8%,整体通胀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当前仍然需要密切关注未来的价格走势,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防止通货膨胀的政策不能松,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变。
从总体上看,国际原油与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趋势,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当前物价回落季节性因素作用较大,物价走势的总体情况要到第三季度才能明了。2008年以来,上游价格上涨压力未见明显缓解,4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1%,连续4个月创下3年来的新高;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8%。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再度上调、电煤供应紧张、国际原油价格创历史新高等因素,都印证了5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8.2%)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将继续走高。由于传导时滞的原因,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上涨将影响到4~6个月后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投资品价格保持高位,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正在加大。另外,新劳动法的实施及其他一些因素,加快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增加了企业成本,推动企业商品价格的上涨,将进一步增大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压力。
因此,国内外经济学家普遍分析认为,2008年5月份以后,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上涨会明显收敛,但考虑到现在物价上涨的复杂因素,再加上四川汶川大地震因素,还可能有新的物价上涨压力。消费者价格指数虽然会在下半年显著回落,但回落的幅度却有所调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