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广东从化荔枝大幅减产 种植户加工厂均四面楚歌

2013/6/26 09:39

导语:近几个月以来,狂躁不安的雨季持续骚扰着广东地区,广东从化荔枝大幅减产,果农叫苦不迭。相比而言,海南今年风调雨顺,荔枝丰收,但是让农户没想到的是,荔枝价格却面临着高台跳水,增产不增收。

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这个时节也是各种夏天的水果陆续上市的时候。但是近几个月以来,狂躁不安的雨季持续骚扰着广东地区,广东从化荔枝大幅减产,果农叫苦不迭。相比而言,海南今年风调雨顺,荔枝丰收,但是让农户没想到的是,荔枝价格却面临着高台跳水,增产不增收。今年的荔枝市场,果农到底遭遇着怎样的威胁?为何减产伤农,增产也伤农?走投无路的果农该如何解决资金难题?《经济半小时》记者王星灿前往广东、海南两地展开调查。

一、 连绵阴雨致从化荔枝减产五成  种植户加工厂均四面楚歌

在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广东从化市温泉镇石坑村,记者见到了荔枝种植户朱明伟。眼看又要下雨,朱伟明赶忙去关照了一下他的蜂箱,下雨的时候,蜜蜂根本无法出去采蜜。

雨越下越大,朱伟明只能回家,在院子里,他望着天空犯愁。今年这样的雨一场接一场,减产的不光是蜂蜜,因为无法正常授粉,他家的荔枝也没什么收成。

朱伟明带着记者来到了自家的果园,他告诉记者,果园里的两百多棵树,以前最多可以产1万斤荔枝,今年荔枝树尽管四月份就开了花,可是因为持续反复的阴雨天气,到目前为止只收了两三百斤。

广东从化荔枝大幅减产

朱伟明说,往年他家光是荔枝和荔枝蜜就能赚四万元,今年这块收入没有了,为了供两个女儿上学,妻子早在四月份就出门打工了,往年从来没有出去过。

同一个村里,果农黎钊洪家的情况也相似。黎钊洪告诉记者,今年自家的荔枝将减产95%以上,基本上等于绝产了。

朱伟明和黎钊洪两家的情况在从化并非个例。这个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今年正面临着一次罕见的减产。从化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何巧清告诉记者,自3月28日开始,广东省部分地区持续低温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导致树体营养积累不足,受粉不良,今年各地荔枝的生理落果较严重;与此同时,恶劣天气也让霜疫霉病等病害发生较多,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今年荔枝的减产,预计今年从化全市将会有四到五成的减产。

想到自家果园只有往年一半不到的收成,果农朱展平一脸沮丧。因为朱展平全家的收入基本都来自荔枝,其他的经济来源就是做一些零工。他的妻子在从化市一家摩托汽配厂工作,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一千元,家里还有两个正在念中学的儿子,每个月家里的花销都在两千元左右。今年荔枝减产,钱袋子一下紧了起来。朱展平急着在家附近找一份零工补贴家用。然而,更糟糕的是,今年市场不景气,当地的工厂都在裁员,零工也很难找。

这天,听说村里在修排水渠,朱展平打算去工地上碰碰运气。到了工地后,朱展平得知工地已经快完工了,但他还是请求两位工人带他去见见工头,因为眼下的朱展平实在是需要多一份收入。尽管他在工资上一再让步,可老板最终还是拒绝了他。

离开工棚,正当晌午,烈日炙烤下,朱展平顾不上吃饭,决定再去邻村的一个生产荔枝干的加工点看看,虽然还有半个月才到荔枝的采摘季,他担心再晚些去会被别人抢了先。荔枝厂的老板答应付给朱展平一天80到100的工钱,但这显然低于朱展平的心理预期。

由于朱展平家里还有90岁的老母亲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没法经常加班,和老板一翻讨价还价,他的工钱最后订在了每天80元,隔几天就能上班。朱展平告诉记者,找到这份工作让自己开心一点,但因为荔枝加工点都是按天计工的,过了采摘季就不会需要那么多工人了。因此到底能干多久他也不知道。尽管眼下有了这份工作,朱展平说他还得继续找。

当朱展平冒着烈日找零工的时候,太平镇何家埔村荔枝干加工点的负责人何炳新也在为货源犯愁。何炳新告诉记者,今年的荔枝减产了8、9成,现在工厂因为担心完成不了订单,根本不敢接单。

何炳新这个加工点最多一年生产了40万斤荔枝干,但今年他只接了6万多斤荔枝干的订单,按照4斤鲜果生产一斤干果的比例,这意味着需要24万斤,也就是120吨的鲜荔枝,前期已经他去外地收了50吨左右的荔枝,但是因为运输费、人工费等成本太高,剩下的70吨荔枝他还是希望在本地采购。

何炳新做这行十多年了,长年和附近的荔枝种植户都签订采购意向,但是碰上这样的年景,采购意向上的量到底能完成几成,他的心里也没底,赶在采摘季来临前,他决定走家蹿户,提前落实今年的货源。

荔枝种植户阿英告诉何炳新,因为天气原因今年的收成只有往年的6、7成,但阿英答应可以从亲戚和邻居家调一部分荔枝过来给何炳新的加工点。何炳新把阿英承诺的供货量仔细地记在纸上,虽然不到最后收货,谁也不能肯定能否足额完成,但这些数字多多少少给了他一些安慰。

村里的另一户种植户,也由于减产无法按照原先定的预购量交货给何炳新,但她承诺可以把亲戚家的荔枝拿给他。

村里一共有七户向何炳新供货,按之前的收购意向,总共应该是收到30多吨的鲜荔枝。尽管乡亲们都承诺想方设法完成定货量,但何炳新心里还是把收购量打了个折扣。几户走访下来,预计可以分别收到8吨左右的桂咪和糯米糍。

16吨的鲜果离70多吨的采购量还差得很远,在外村何炳新还有一些签约供货的种植户,预购量大约在50吨左右,但他也明白,今年都很难完成之前收购意向上的量了,要完成手里的订单,自己还得再想想办法。

二、荔枝之乡农户收入逐年走低  种植农户纷纷另觅出路

苏东坡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传世诗句,著名散文作家杨朔的《荔枝蜜》更是脍炙人口,都令从化的荔枝名扬天下。由于地处北回归线,因此无论是光照、雨量、温度、生长期以及从化山青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都特别适宜荔枝的生长。但是今年的恶劣天气直接导致了从化荔枝的减产,无论是荔枝种植户还是加工商,日子都不好过。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也感受到,近年来,果农对种植荔枝的热情可谓逐年降低,这是为什么?

记者在从化采访时看到一栋坐落在省道边的三层小楼,这栋楼是黎钊洪一家在90年代花20多万修的,距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它建成的那个年代,正是黎钊洪这样的荔枝种植户的黄金岁月。作为村里最早的荔枝种植户之一,黎钊洪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槐枝荔枝一斤能卖到15到20元,更金贵的桂咪荔枝卖到60多元一斤,最贵时甚至上百元。

黎钊洪指着家里的老照片告诉记者,儿子念小学时,荔枝产量逐年升高,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过,1997、1998两年间家里还添置了不少家具和电器。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的就和家里这些老照片一样渐渐褪色。黎钊洪说,随着种荔枝的地方越来越多,行情也一路走低,2002年荔枝大丰收,但曾经15到10元一斤的槐枝价格跳水到8角,桂咪也从每斤60多元跌到1元6。黎钊洪失望地对记者说,现在靠荔枝已经不行了。

数据显示,2000年,广东全省的荔枝种植面积是467.83万亩,比起1995年的294.17万亩增长了将近一倍。2000年至今,广东荔枝的总体种植面积虽然波动不大,然而,由于单产上升,总产量又增长了差不多一倍。为了帮助果农提高效益,从化市农业局近年也出台政策,给予每亩500元的补贴帮助农民清退部分果园。2009年,从化政府拿出500万,清退了1万亩左右的荔枝果园。

但是由于单产上升,清退的一万多亩果园似乎也很难改变荔枝产量攀升的局面。一旦丰收,价格往往跌得厉害,增产不增收已是常态;赶上今年这样的减产,价格能上升一些,果农手里又没量,结果还是收入减少。这些年村里稍有能力的人,都出外打工去了。

黎钊洪告诉记者,当地人已经不指望荔枝树带来的收益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开始出去招工,有些人则改种蔬菜等作物。

几年前,黎钊洪的儿子考上了大学,面对每年两万多的学费加生活费,靠荔枝发家的他也不得不把家里的六亩地全权交给了老伴打理,自己到镇上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朱伟明因为蜂蜜生意做得不错,所以两夫妻都留在了村里,除了自己家里的20亩果园,还帮其它外出打工的村民照看着10多亩果园,他也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这几年化肥农药和人工等成本越来越贵,现在临时工都要150元一天了,除了自己和妻子两个壮劳动力,每年光是人工的花费都接近7000元,即便在荔枝最好的年份,刨除成本,纯收入也就三万元,碰上今年这样的情况,更是白白辛苦,颗粒无收,还不如出去做工,旱涝保收。

三、海南荔枝增产不增收 荔枝价格高台跳水 果贱伤农

朱伟明告诉记者,整片的荔枝林对他来说,就是一块鸡肋。这几年,若不是看在这200箱蜜蜂的份上,他和老伴早就改行了。对于这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产业来说,村民们早就不指望靠它赚钱了,村里稍有能力的人,都洗脚上田出外打工去了。那么除了广东从化,海南的荔枝种植户又有怎样的遭遇?

相比而言,海南的荔枝种植户幸运一些,今年风调雨顺,当地的荔枝大获丰收,但是让农户们没想到的是,荔枝丰收,价格却高台跳水,增产不增收成为今年海南荔枝种植户的普遍遭遇。

在海南省国营红明农场,记者见到了荔枝种植户莫巨光和他家的房子。老莫家这栋没有完工的房子,大概是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街道上最打眼的建筑,老莫说,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的20万全搭在里面了。老莫告诉记者,前两年荔枝收成好,赚了一些钱,便在2011年建了这栋房子,原本计划自己住在楼下、孩子住在楼上,但现在一楼已经租了出去。

荔枝种植户老莫没钱装修新房 忧心忡忡

老莫的儿子20多岁了,眼看快到结婚的年纪,在这里的农村没有房子没有媳妇愿意进门,老莫本来盘算着靠着家里的20亩荔枝,两三年把房子搞好,眼瞅着今年荔枝丰收,没想到价格却大幅跳水。

老莫告诉记者,去年家里的荔枝卖了12万,扣除成本之后,有9万元的纯收入。而今年的荔枝价格跌倒了一块八一斤,而且人工成本涨得厉害,采摘季一个人一天从去年的120元涨到150元钱,再加上农药化肥都涨价,总体成本增加了15%,没想到最后的销售额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连本都保不住,所以干脆留了两三千斤在树上没有摘,自己的房子也没办法再按原计划修下去了。

在老莫所在的红明农场,增产不增收成为今年荔枝种植户们的普遍遭遇。海南省国营红明农场自营办主任房顶林告诉记者,2012年农场产值达到1.52亿,今年尽管产量相比去年增加了3%,但产值却还不到1个亿,比去年减少了34.67%。

房顶林分析说,今年荔枝跌价主要是受到气候影响。红明农场位于海南省的北部,在正常年景,海南省南部的荔枝会比北部的荔枝早熟15天左右,在南部的荔枝采摘接近尾声的时候正好北部的荔枝上市,半个月之后便是广东广西南部的荔枝成熟,这大概半个月的时间差正好让各个种植带的荔枝有相对较为充裕的市场空间,但是今年整个海南全岛和广东广西南部的荔枝几乎同时上市,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房顶林说,相比广东等地,海南的荔枝种植户还要承担过海费、路费等高额成本,本来就没有竞争力,如果赶上上市的时间点一致,就更没有优势了。

老莫家的房子能停工,但果园不能闲着。眼瞅着又快到打农药的时候,村里有人因为亏得厉害,已经不打算打药施肥了。但是老莫觉得,虽然今年亏得血本无归,但明年的行情不能再像今年这样糟糕,肯投入才有翻本的可能,而且按往年的规矩,可以在农资销售点去赊账,等明年卖了钱再还。

但是让老莫没想到的是,任他好说歹说,老板娘都拒绝再赊帐给他,理由是老莫今年还欠了800块钱的帐没还,加上其他几家,老莫一共欠了几千块钱。

老莫觉得自己跟老板关系不错,想找老板谈谈,但是老板不在家。记者也帮着多方打听,原来这个销售点的老板正在外面催帐,说起财务问题,他也是一肚子苦水。

海口市某农业合作社农资配送中心负责人薜英才告诉记者,今年因为荔枝滞销,他所在的合作社的社员们都亏得厉害,很多人失去偿还能力,现在他的资金回收率不到50%,外面有将近40万的资金,自己也是天天被销售商催账,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再向老莫赊销了。没了资金,合作社下一步的进货、支付经销商费用都会受到影响。

赊帐的路子断了,老莫只能想办法筹集资金,可是家徒四壁的他实在想不到什么可以换钱的东西,咬咬牙,他决定卖几亩地。

老莫是个种植能人,荔枝地被他管理得很是精细。村里有位村民以前就相中了,但老莫当时不肯卖,现在这位村民因为荔枝亏本,也没有什么闲钱了。眼下的局面可以说陷入了僵局,老莫既不舍得以如此低的价格卖给别人,买主也担心亏本不敢买入。

眼看卖地换钱的打算要落空,老莫狠狠心,把这位潜在的买主带到自己最宝贝的一片果园。老莫指着一颗荔枝树告诉买主,这棵果树品种好,果大、效益也好,是自家果园的“荔枝王”,愿意忍痛以800块钱的价格卖给买主,这已经是老莫的底线,但对方还是担心这个品种的人工太贵,犹豫之后还是拒绝了。

荔枝种植户无奈忍痛低价卖树

面对眼下这道跨不过去的槛,老莫实在没有其它办法,只能忍痛割爱选择卖地。但今年村民们的遭遇,卖地都卖不出去。他又四处打听,得知农业银行正在办理小额贷款,他急忙带着老伴赶到办理点。

贷款办理很顺利,工作人员告诉老莫,最多十五天,他就能以6厘多的利息贷到五万元的贷款。这笔钱,对老莫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碳。他打算用一半的钱还帐,然后再购买农药化肥,投入荔枝再生产,另外一半留着,就是他和老伴一年的生活费。至于镇上那栋没有完工的新房子,只有再看明年的行情。

老莫继续居住在这间危房里,阴暗潮湿,他干脆因地制宜搞起了蘑菇培植,他说,这样多少能填补点荔枝带来的亏空,挣个一两万块钱,等再过几天,贷款到手了,荔枝园里又该新一轮的耕种了。

阴暗的房间里,老莫弯腰整理着蘑菇,嘴里又哼起了那首《从头再来》。

半小时观察:

广东荔枝因灾减产,果农伤心欲绝,产量上不去,即使价格卖得再高,也赚不了钱。海南荔枝喜获丰收,果农依然哭笑不得,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下跌,同样赚不了钱。减产伤农,增产也伤农,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广东省一些专家在去年调研后就发现,在去年广东荔枝普遍减产、价格总体上涨的情况下,生产者的收入仍呈现“散户跌、规模户平、品牌户赚”的趋势。这就意味着,不管是丰产还是减产,只要是没有品牌的种植户,再想从荔枝这个产业“淘金”已是非常困难。要破解这个难题,还是要尽快将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农民联合起来,共享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市场等资源,壮大合作社的规模和实力,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不容忽视。

原文地址:http://money.163.com/13/0625/22/928EP3UQ00252G50.html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