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从奶粉二度恐慌看中国的经济成本

2012/5/1 16:01

直接的信用损失难有确切的数据。来看2003年的一则数据,当时人民银行调查,有51.3%的改制企业有逃废银行贷款债务行为,逃废银行债务达1851亿元。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张彦宁透露:中国每年由于企业诚信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其中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1800亿元,由于合同欺诈造成的直接损失约55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另据蒋正华透露目前全国三角债大概有15000亿元)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社会诚信缺失已成为企业和银行提高经营效益和稳定发展的严重障碍。

2004年,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山西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根据汕头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因为质量信用问题给其经济带来的损失应该在20%左右。另有统计称,由于信用缺失,我国每年财政上的损失高达约五千个亿;十几年来,我国金融、银行业的贷款损失大约四万个亿。

奶粉一再恐慌反映的是市场监督和诚信机制一再失灵,长此以往,建立中国市场与品牌所需要的土壤就不可能,市场化的根基虚弱无比。

以金融业为例,没有抵押品,银行就会出现天量坏帐,导致现代金融体系无法建立,金融创新往往被投资者视作圈钱,只有投机机会;社会的中介评级机构屡屡爆出黑幕,使市场评级成为金钱交易的代名词,债券衍生品无从建立。

建设内需经济,中国需要自己的品牌,没有人愿意为产品创新与品牌营销付出代价,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国粹产品,大多数沦为地摊货,结果是不仅奶粉,除高档白酒之外的奢侈品牌由境外企业独霸中国市场。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使境外奢侈品公司获得了更高的溢价。

国人也许可以自慰,美国上世纪初也曾出现假货横行、内幕交易横行的现象,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也是伪冒品的代名词,但从来没有一个经济体可以靠伪劣产品立足于世界经济之林,美国等地都出现过对假冒伪劣产品刮骨疗毒式的重拳整治。

媒体的监督与法律的严惩并行不悖,当造假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时,当结石宝宝家长获得高额集体赔偿,当媒体出现越来越多的深度报道,当民间维权团体被赋予更多的信任,中国的市场化制度根基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

没有一个国民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毒奶粉、地沟油的哺育中成长,没有人愿意受重金属污染的毒害,任何理由不论是GDP、不论是温饱论,都不足以成为鼓励造假的借口。我们需要诚信与正确的激励机制,来挽救岌岌可危的信任感,与市场土壤。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