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食用油价格再上涨 部分地区引发消费者抢购

2012/5/1 15:56

成本上涨和通胀因素致食用油涨价

油价为何在稳定了近10个月之后突然出现一波上涨潮?广东省物价部门分析认为,除进入四季度消费旺季后需求增加因素外,涨价也与国际国内市场供求波动变化有直接关联。

该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从国际市场供应来说,受10月上旬美国农业部公布大幅调减2010/2011年度玉米、大豆的产量和期末库存量影响,目前大豆等农产品期货价格维持大幅上涨走势,造成我国近期进口大豆价格上涨,进而带动下游面临涨价压力;另一方面,市场普遍预期国内食用油产量减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等机构就预测今年全年我国油菜子同比减产5%左右,大豆保产或减产1.3%;进口食油和食油子折油合计同比减少4%,也推动了食用油价格上涨。

但有关专家同时指出,这一轮食用油价格上涨背后的通胀因素不可忽视。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周建华分析认为,当前世界货币流动性过剩,大量“非商业持仓者”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进行投机逐利,加上美国商家为推销美豆借题炒作,造就国际市场大豆牛市行情,推动了食用油价格不断上涨。同时,由于物价上涨,导致食用油生产、流通成本增加,最近国家再次提高了小麦最低收购价,受比价关系影响,国内对大豆和豆油及其他种类食用油的价格上涨预期也进一步加强,从而与国际通胀预期形成“联动”,拉动了价格上涨。

截至目前,消费者对食用油价格上涨心态较为平稳,记者在广州市场上看到,超市内食用油货源较为充足,销售终端特别是存货较多的商家并不急于涨价,部分商家还有低价促销活动,市场供应总体平稳,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抢购风潮。

机构和专家认为后市大涨可能性不大

针对当前食用油价格上涨态势,广东物价、海关等部门认为,后市继续大涨的可能性不大。

广东黄埔海关相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该关统计,大豆进口价格虽然自7月份以来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但自5月份以来同比仍是连续下降态势,进口均价在每吨430美元至470美元之间窄幅波动,9月份进口均价为每吨460.5美元,同比还是下降4.4%的,考虑到从大豆的采购到完成豆油销售,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预计进入春节食用油销售最旺季时,实际生产成本并不高于去年同期,不会给企业造成过大的涨价压力。

广东省物价局也认为,当前市场食用油价格上涨,属于连续下跌后的正常反弹。展望后市,尽管美国农业部下调本国大豆产量和库存量,但全球食用油供求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供应仍较充裕,加之今年以来我国食用油产量仍呈增势,预计国内食用油价格持续偏强运行,但大涨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去年以来,国内逐步建立健全了各级政府食用油储备制度,目前拥有较充裕的库存,有能力保障市场有效供应。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虽然食用油价格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当前通胀预期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应高度警惕少数企业会借全球农产品价格“普涨”之机跟风炒作食用油价格。目前,已经有市场观点声称,由于进口大豆价格难降,食用油二次涨价压力大。

华南粮食交易中心信息部副经理胡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6%,创下23个月以来新高。“如果食用油等新一轮的食品、农产品等价格持续上涨,势必会给CPI带来更大的压力。对此,有关部门还是应当保持警惕,及时出手应对。”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