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5:56
充裕资金成涨价推手
与2007年上一轮食品价格推升物价上涨时相比,当时我国猪肉等产品供需失衡明显,且经济需求显露过热迹象。今年在主要农产品并未严重减产的背景下,食品价格的“小高峰”不难觅到资金推动的影子。
“菜价一个劲地涨,我们其实并不希望这样。”在新发地市场,一位山东寿光籍的菜贩子说,“我们这的蒜薹一斤3.5元,几个月前不到3元,价格涨了以后很多老百姓就去买别的菜了,有时候我们还不得不贴钱卖。”
然而有的消费者并不这么看,“以前都是菜农直接拉出来卖,现在光是菜贩子都有好几道,价格层层加码,肯定比以前贵多了。”
今年8月份,国务院曾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蔬菜供应和价格稳定问题,并提出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从统计局数据来看,9月份鲜菜价格上涨18%,涨幅虽然连续两个月回落,但仍位于较高水平。
今年以来,不少农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变化,其中不难发现短线资金炒作的背景。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上半年绿豆价格暴涨时,曾发现少数期货公司囤积数千甚至上万斤绿豆,拉升价格后获取利润。
粮食方面,近年来一些地区也不时出现秋粮收购不规范的现象。如少数单位为赚取保管费用和储粮利润,粮食收储上来后有意无意地延长库存时间。储备粮投放的不及时,可能造成企业和居民的涨价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省份的农民不再将粮食卖给当地粮库,而是交给个体粮贩子,后者已挤进了原先的粮食产销环节,并可能对局部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此外还应注意到农户的惜售心理和涨价预期。近年来,随着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粮库数目增多,农户卖粮难度降低,一些农民产生了观望惜售心理。如果价格上涨就卖出,不然就留作口粮。
招商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日前棉花、白糖期货价格创出新高,玉米、小麦以及早籼稻等谷物价格也发生明显上涨,这将进一步推升国内通胀的预期。如果说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大涨可能是游资推动的话,棉花、食糖、大豆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则可能意味着,泛滥的流动性主导的通胀预期可能令商品市场成为资金的理想避难场所。
报告认为,从国际上来看,7月初因小麦减产而引发的大宗商品反弹行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基本面的改善,可能已经演变成农产品牛市的反转行情。尤其是我国对大豆原料的巨大缺口以及玉米市场缺口将扩大的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国内蛋白、油脂类品种价格可能出现跟随上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