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国内水务或陷外资陷阱 水价可能很快上调

2012/5/1 15:44

价或许将很快上调,这是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别发出的信号。联想到2007年中国水务市场的几次外资高溢价收购,可以看出,外资早就开始在中国水务市场布局。

外资豪赌中国水务

威立雅水务出资17.1亿元获得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2007年外资对中国水务的高溢价收购以此拉开序幕。随后中法水务等几大国际水务巨头也开始在中国攻城略地,标的资金动辄以10亿、20亿元计,出价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额的1到3倍。

这让业内兴奋不已,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然而,外资出手阔绰只是表象,其中暗藏玄机,外资在中国高溢价收购的一轮风潮再起,中国水权堪忧。

回头来看,第一次风潮起于2002年,代表性事件是威立雅斥资约20亿元,以净资产3倍溢价收购了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50%股权,开创城市水业溢价收购的先河。之后的2004年,柏林水务联合体以4.8亿元的转让价格收购资产价值2.6亿的合肥市王小郢污水处理厂。其后,资产过度溢价因为行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而有所收敛。

威立雅公司网站的信息显示,迄今为止,威立雅水务已在中国的20个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且大多在一线城市,所占股份均在50%左右,合同约定的经营年限大多在25~30年。合同涉及到的居民超过三千万人。

另一家水务巨头中法水务也毫不逊色,与其合作的中国公司也有20家,大多为各个城市的供水公司或自来水公司。

这不由得让人想探究一下,中国水务这块蛋糕到底有大?

根据规划,“十五”期间,水务业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国有资产要撤出的100多个行业之一。

国外水消费一般占个人收入的4%,而中国目前城区水消费占个人收入仅为1.2%左右,上升空间很大。何况,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都给未来水务市场留下足够的空间。

而更让外资垂涎的是,中国水务属于 公用事业(行情 股吧),一般由政府定价,因而价格始终处于低位,有的城市甚至10年间都没有上调过水价,因而未来会有很大的上涨空间,这也就意味着,水务这块蛋糕自己还会长大。

事实也证明,国际水务巨头的判断完全正确,水价上调已经进入政府几大部委的备忘录。

丧失的不仅是水权

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溢价收购之后,中国水务产业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代价最终又将由谁来买单?

“很多城市将因此丧失水权,中国水业堪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里的水权包括拥有权和定价权。

据了解,有国际水务巨头在收购了公司股权后,占有了当地的水资源。同时,在水价制定上,外资具有更多的话语权,甚至可能垄断水价。

高溢价收购应当看作是地方政府的变相融资行为,这是以未来城市居民数十年承受高水价为代价的。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有机会了解到更多溢价收购的细节。在他所了解的几份合同中,对价格的说明都是未来按照《价格管理办法》调整,依此规定,将遵循成本收益法,成本只要“合理”就可以记入价格。此外,收购方可以有效通过对水价上涨进程的约定与服务范围的约定来降低长期投资的风险,而且一旦运作得当,很容易在单个城市或者城市群间形成同类项目的联动收益,还可能使一些非关联的投资项目回避竞争机制,获得预期以外的回报。

傅涛担心,溢价可能性越大,公众和政府吃亏的可能性也越大。过度溢价这种以偏盖全的做法,将对城市水业的改革与发展造成不良的误导,也会使部分利益组织因为极端溢价而获利。

“溢价所得实质上是政府用其他资产、收益或者承诺换来的。隐患要在数十年后才会发作,买单者则为政府和公众。”傅涛表示。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