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三鹿集团董事长:事件发生前已检测出问题

2012/5/1 15:43

扩张带来管理隐忧?

三鹿一位负责牛奶收购的陈姓经理告诉记者,这个行业没有标准化,企业和农民直接打交道,把关难度相当大。在最近奶源涨价很厉害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问题。

这让人迅速联想到2005年,光明乳业在郑州爆出的“回收奶”事件。当时,过度快速扩张的光明因管理跟不上,而爆出“回收奶”丑闻。

无独有偶,三鹿近几年扩张速度也是不俗,是河北省、石家庄市重点支持的企业集团,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据三鹿集团网站介绍,自1993年起,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在短短几年内,先后与北京、河北、天津、河南、甘肃、广东、江苏、山东、安徽等省市的30多家企业进行控股、合资、合作。2006年6月15日,三鹿集团与全球最大的乳品制造商之一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

不只是奶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胡小松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语气肯定,“这绝对是原奶环节的问题。”

胡的笃定,缘于一年多前就开始在食品领域关注“三聚氰胺”。那时“三聚氰胺”曾在“宠物毒粮”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07年上半年,美国发生多起宠物猫、狗中毒死亡事件。当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从江苏和山东两家公司出口美国的部分小麦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检出三聚氰胺成分,并初步认为宠物食品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导致猫、狗中毒死亡的原因。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饲料研究专家常碧影当时接受采访曾指出, “三聚氰胺不是饲料原料,也不是国家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物。” 9月12日,记者从河南一家蛋白粉销售企业总经理处得知,此前行业内确实有往蛋白粉或饲料中添加三聚氰胺的情况,特别是饲料,有的厂家已添加十多年。

在“毒粮”事件后,政府批捕了有关企业负责人。从那时起,三聚氰胺在食品、饲料中的添加行为被严查,有关检测标准逐步出台。上述河南企业总经理称,“毒粮”事件后,企业生产的植物蛋白粉,都被要求送到质监局严格检测相关指标。

但罗云波指出,整体看,对于该种物质的检测“比较难”,也很费时间,并不能立即出结果,同时一些地方也缺乏检测这种违禁物的专门仪器。

作为代理三聚氰胺的经销商,广东鑫镁化工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他们在供应这种化工原料时,都严格标明了只限工业用途,绝对不可能有食品的用途。但作为供货方,他们很无奈,“企业即使买了,但具体做何用途,我们并不清楚”,该人士指出,关键还是要在食品环节加强监测手段。

采访中,一位食品安全专家痛心地说:“‘毒粮’事件后,他就隐约感觉食品要出问题,但没想到这么快!”(21世纪经济报道)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