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6:15
叫阵茅台:10年企业要价35亿元
掘金茅台,成了不少外来“和尚”此举的真正目的。
企业名称最直观,也最容易模仿。天津天士力集团在仁怀投资的贵州国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国台酒业),就和茅台集团干了一仗。
2月22日,仁怀市工商局局长袁逸新告诉本报记者,国台酒业这个企业名,可谓一波三折。
天士力集团最早想在仁怀市变更企业名,却遭到茅台集团的强烈抵抗,认为和它的企业名称相似,容易造成混淆。后天士力集团找到了贵州省省政府层面,经贵州省工商局核准后,天士力集团拿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登记才在仁怀市工商局办理了登记手续。
国台酒业最早叫贵州仁怀茅台镇金士力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天士力集团借西部大开发之机,只花了几百万元就收购了仁怀市的老牌集体企业茅渡酒业有限公司,进军白酒产业。
苦于没有自己的商标,金士力酒业成立不到一年,就从当地一家经营不善的民营企业新时代酒业手里买过来“国台”注册商标。从此,金士力酒业的酒就叫国台酒。
不久后,天士力集团把金士力酒业改名为金士酒业,但如何把企业名和国台酒统一起来,酝酿良久。
随着国台酒的旺销,“国台”这两个字不断刺激着茅台集团的神经,双方围绕金士力酒业的企业名更改与否,争斗几年,其间多次反复。直到去年8月,国台酒业的企业名终于变更下来。
“国台酒业光去年就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给当地上交利税1.7亿元。国台酒业已成了贵州省地方酒业的领头军,中国酒都独木不成林。” 国台酒业人事部和办公室主任罗林有充足的理由。
在他眼里,“国台”最早还只是一个产品商标时,就没有想过傍茅台。“我们只是觉得这个商标大气才买了。”
但记者看到,国台酒业专卖店以大红为背景,颇有国酒风范,且国台酒业几个字也和茅台字体相似。
跨过茅台镇赤水河上的大桥,只有乘坐摩托车才能抵达该企业。尽管已跻身贵州省十大名酒,但其厂区规模和气派仍无法和河对面的茅台集团相比。
尽管侵权争议良久,天士力集团在仁怀的投资已从2008年开始盈利,今年“国台”酱酒产量已超过3000吨,产品开始供不应求。
阻止更名未果,茅台集团便想大吃小以消除心头隐患。早在2008年,茅台集团有意参股,随后希望控股。2010年5月,茅台集团派了20多人的团队和国台酒业谈判,准备出资28亿元将其买下,但做大了的天士力集团叫价已高达35亿元!
“我们今年计划销售收入实现10亿元,明年赴港上市。”罗林说,“当初买国台这个商标时才280万元,现在谁给5000万元我们都不卖。国台酒业正申报全国驰名商标。”
在仁怀市,不少企业在产品外包装或宣传上,还常常以“二茅台”自居,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除了和茅台集团的外在形象打擦边球,茅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人才是外来投资者垂涎的对象。酱香型白酒难以复制,其复杂的工艺是关键因素。在仁怀落户的外来企业,大多数并不掌握酱香型白酒的核心技术,有的完全是门外汉。“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员工中2/3都要求是技术工人。”有业内人士称。
挖角便成了最直接的办法。据记者了解,国台酒业目前分管质量的副总徐强就是茅台集团的一位勾兑师。去年,由于效益显著,公司奖给了他一台价值300万元的奥迪车。国台酒业还从茅台集团挖过来一名烤酒师和制曲师,后干了一两年被茅台集团返聘回去。
目前,由于茅台集团的技术队伍相对稳定,如今挖角儿已很难。
外来企业不得不采取一些变通的方式。酱园春负责人朱江告诉记者,在仁怀,大师级的酿酒人才主要集中在茅台集团或少数历史悠久的酒厂,是挖不动的,企业也不敢明目张胆。“我们只希望在生产的关键时期,他们能被请来顾问一下,把下关。”他说。
更隐蔽的变通方式是借助人脉关系。比如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的亲戚在茅台集团,不时过来指导指导。大唐酒业相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我们的组织架构、酿酒工艺全部克隆茅台集团,区别可能只是工艺上达不到那么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