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进口大豆占据7成市场 食用油产业面临生死战

2012/5/1 16:10

编者按 日前,有报道称黑龙江省8成以上油脂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原因是缺乏原料——大豆。东北会缺大豆?对于国人而言,东北是盛产大豆的地方,东北大豆更是闻名遐迩。但是,不管你信不信,缺豆的现实就摆在那里。而且,不仅是东北缺豆,整个中国都缺豆。中国已经从大豆的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变为第一进口大国。无豆自然无油,产业链下游的食用油已经严重依赖进口,依存度超过60%以上。超市里大量人们司空见惯的食用油品牌,其实都来自于国外。在A股市场上,专注于食物油的上市公司只有可怜的2家,1家是三季报每股亏损0.32元的东凌粮油,1家是今年2月借壳上市的西王食品。中国食用油产业其实已经退无可退。

中国大豆进口量6年增逾90% 最大需求国却无定价权

1995年至今,我国国产大豆市场不断被蚕食,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在定价权上声音越来越微弱

一边是因利润单薄而长期挣扎在生存边缘的黑龙江大豆压榨企业在走与留的岔路口进退维谷;一边是大量的进口大豆以价格低廉和出油率高的优势席卷而来,这看似完全相悖的一幕,却成了眼下中国大豆压榨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据媒体报道,由于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及产量不断缩减,黑龙江油脂企业因豆荒而停工的现象开始抬头:只有少量企业在收购大豆,8成以上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为寻找原料,不少企业选择到沿海建厂,以进口大豆作为压榨原料进行生产。《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统计,6年的时间里,大豆进口数量涨幅超过90%。

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分析人士介绍,从全球市场来看,由于需求市场相对稳定,因此大豆的进口数额不断增长使得对其的依赖度不断增加,致使我国作为最大的大豆需求国,却对大豆定价权的影响几可忽略不计。而由于在食用油产业中,大豆作为主要油脂品种,起到的一个标本性的作用,其它油脂品种也会随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如果不能改变这种状况,最终将使行业陷入种植及产量不断萎缩、对外依存度不断增长、话语权越来越微弱的恶性循环之中。

进口大豆占据7成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情况可以得知,近年来,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呈下滑之势,而作为大豆的主产省,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也未能幸免。非但如此,辽宁、吉林等省区的大豆种植面积也都有所下滑,而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大量油脂加工企业陷入无“豆”下锅的窘境。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油厂的利润长期偏低,不愿意出太高的价格进行收购,而另一方面,虽说今年的大豆价格有所上调,但属于物价整体水平上涨使然,种植的成本在水涨船高,使农户的预期也因此上升,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东方艾格分析师陈丽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大豆就成了大豆主产区油脂企业不得不考虑的原料来源。“从我们观察的情况来看,进口大豆大概要占据国内市场的四分之三,而且还有进一步蚕食市场的倾向。需求是会越来越多的,而国产的份额却难以随之增加。”陈丽娜说,从价格及出油率来看,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而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油脂行业主要以豆油为主,导致其它油脂品种受其影响情况严重。

《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近年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豆的进口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随着它的滚动,越来越多的国产大豆被挤出市场。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05年1-9月,大豆进口数量为1953万吨;而至2011年同期,大豆进口数量则涨至3771万吨。6年的时间里,涨幅超过90%。在这6年间,虽然大豆进口数量及金额略有波动,但总体大幅上涨的趋势是不争的事实:2006年,进口数量增长6.3%而金额则下降3.7%;2007年,进口数量增长了9.2%,而金额则增加了53.2%;2008年,进口数量增长了21.5%,而金额则增加了90.1%;2009年,进口数量增长13.7%,而金额减少13.9%;2010年全年,进口数量及金额分别较上年增加了28.8%和33.5%;2011年1-9月,大豆进口数量虽较上年同期减少6.1%,但金额却增加了22.7%。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