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资讯

资讯 聚焦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资讯 > 食品行业 > 正文

专家:我国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低于欧美

2012/5/1 15:56

吃一个“派”就超过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健康警戒线?藏身于蛋黄派、面包、饼干等各种食品中的“植物奶油”因媒体曝光而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的焦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从2004年起开始关注“反式脂肪酸”的问题,“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对心血管、老年痴呆、青年人生育率、小孩发育等多个方面都有害。”

目前,中国仅在婴幼儿食品中对反式脂肪酸设有上限,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的要求,原料中不得使用氢化油脂,反式脂肪酸最高含量应当小于总脂肪酸的3%。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在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2003年版)中建议,为了增进心血管健康,应该尽量控制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最大摄取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

范志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1%折算下来大概一人一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吃一个派就超过这个标准了,并非是在某个范围内摄入就完全无害。”

但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所研究员张坚表示,自2003年起疾控中心开始监测我国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初步监测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人均摄入量是在0.6克左右,远低于欧美国家报道的水平,因为我国居民饮食习惯跟西方有很大的差别。

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介绍,“减少含反式脂肪酸食物的摄入”也是卫生部一直在积极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我国正在进行反式脂肪酸的风险评估工作,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将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程序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制订、修订工作。”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