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9 12:57
导语:据现代生化分析,苹果富含糖类、果胶、蛋白质,尚有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等多种有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其浓郁的芳香气味,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能催人入眠。
仲马(公元1802—1870年),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一生著作甚丰,据说他在写作长篇历史小说《基度山伯爵》(一译《基度山恩仇记》)时,由于劳累过度,曾一度患了失眠症。
于是,他每天临睡前吃一个苹果,并强制自己按时睡觉和起床,终于治好了失眠症。
失眠,中医学上称“不寐”,古时称为“不得卧”或“不得眠”。它有虚实之分。虚证如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纳减,面色少华(少血色),脉细弱,属心脾两虚,治宜补心健脾为主;若心烦不寐,咽干舌燥,或见梦遗滑精,舌红、脉细数者,属阴虚火旺,治宜滋肝养阴为;若兼见心神不宁、心悸惊惕,入睡后容易惊醒,脉弦细者,属肝胆不和,治宜镇惊安神为主,实证如见食少胸闷、脘腹胀满、大便不畅、苔腻、脉滑者,属肠胃不和,治宜和胃、消导、化湿为主。
大仲马治疗失眠所用之苹果,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说文》称之为“柰”,《广志》称“频婆”,《千金·食治》称“柰子”,《饮膳正要》称“平波”,《滇南本草》则称“超凡子”、“天然子”。现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地广为栽培。我国古代栽培的中国苹果,其质绵,味甜带酸,俗呼“绵苹果”。
中医学认为,苹果性味甘凉,功能生津润肺,补脑养血,安眠养神,解暑除烦,开胃消食,醒酒。《千金·食治》云,苹果能“益心气”。唐药学家孟诜认为,苹果“主补中焦诸不足气,和脾”。《滇南本草图说》,苹果“治脾虚火盛,补中益气”。《医林纂要》云:“止渴,除烦,去瘀。”《随息居饮食谱》云:“润肺悦心,生津开胃。”因此,无论是对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肝胆不和或肠胃不和所致之失眠症都有较好的疗效。
据现代生化分析,苹果富含糖类、果胶、蛋白质,尚有苹果酸、奎宁酸、柠檬酸、酒石酸等多种有机酸与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以及钾、锌、铁、磷、钙等多种微量元素。芳香成分中醇类含92%,羰类化合物6%。其浓郁的芳香气味,对人的神经有很强的镇静作用,能催人入眠。这也是大仲马吃苹果之所以能够治愈失眠症的原因之一。
苹果素有“水果之王”的美誉。民间广泛流传着“香甜酸脆苹果王,常食防病保健康”和“常吃苹果不求医”等说法,都不无道理。苹果除对失眠症有治疗作用外,还能健体和防治诸多疾病。
由于苹果富含钾,可将人体血液中的钠盐置换出来,排出体外,从而调节钾盐平衡,有降低血压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因此苹果是高血压、心脏病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健康之友”。苹果所含之锌,是构成与记忆力息息相关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对增强记忆力有特殊作用,故苹果又有“记忆果”之称。
苹果营养丰富又好吃,能健身防病疗疾,但是还要“会”吃,讲究吃得科学。实践经验证明:糖尿病患者宜吃酸苹果;防治心血管病和肥胖症则应选择甜苹果;治疗便秘时可吃熟苹果;医治结肠痉挛引起的腹泻宜吃擦成丝的生苹果;睡前吃鲜苹果,可消除口腔内细菌,改善肾脏功能;苹果榨成汁可防治咳嗽和嗓子嘶哑;苹果糊加温后食用是儿童与老年人消化不良的最佳食品;每天一个苹果连皮吃下,对关节炎、贫血患者颇有益处。因此,人们不妨遵照这种巧妙的“苹果疗法”每天吃一个苹果,于君健康必有意想不到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