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美食天下

饮食健康

饮食健康 食疗食补
您的位置美食天下 > 饮食健康 > 饮食常识 > 正文

营养高手如何吃羊肉?

2016/11/23 13:11

去膻提鲜有妙招

羊肉的做法有很多,其中涮、炖、爆、烤最常见。于仁文表示,不同烹调方法的去膻方法也有所不同。

1.涮。由于这种方式加热时间短,营养保存得相对最好。去膻味有两个办法,一个是配小料,即搭配韭菜花、腐乳、芝麻酱这些小料一起吃;另一个是在锅底中加入葱、姜或红枣。

2.炖。用炖的方式烹调羊肉能够保证原汤原汁,但因为时间较长,会丢失部分B族维生素。羊肉加冬瓜或萝卜一起慢炖有助去膻。此外,加红枣或陈皮一起炖,也是简便又营养的除膻方法。

3.爆炒。爆炒羊肉会损失一定的营养,但因为用旺火急炒,加热时间相对较短,损失不会特别多。爆炒时,羊肉的最佳搭配是新鲜葱白。为除去膻味,可先用酱油、盐、胡椒和水淀粉等来腌制羊肉。

4.烤。烤羊排、羊肉串等,烹饪用的温度很高,营养损失最严重,并会产生有害物质。烤羊肉时,最好的除膻味方法就是撒上孜然和辣椒面。但这种搭配吃后容易上火,适合搭配西红柿、猕猴桃等果蔬来“灭火”,因为它们是寒凉食材,并且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抗氧化物质,能有效减轻烤羊肉中有害物质对健康的伤害。

便秘长痘 少吃羊肉

羊肉虽补,却不是人人都适合。杨力表示,以下几类人最好少吃羊肉:一是身体怕热不怕冷,精力旺盛不知道疲倦,还经常大便燥结,容易上火的人。二是因旺火导致风热感冒、咳嗽、黄痰、牙痛肺热、口舌生疮等,出现这种情况也应该忌食。三是患有皮肤病的,如湿疹、荨麻疹、痤疮等,因为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羊肉属于“发物”,容易诱发某些病症,会加重皮肤的过敏反应,使症状复发。四是平日大鱼大肉吃得过多的人,这类人血脂一般较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也可能超标。最好少吃胆固醇含量较高的羊肉,尤其是涮火锅常用的肥羊片,其脂肪含量更高。

3道羊肉养生菜

杨力指出,羊肉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上佳补品。再配上相得益彰的好搭档,更是冬季首推的养生菜。

羊肉炖白萝卜。羊肉的功效在于“补、温、升”,而白萝卜正好是“泻、清、降”,其味甘性凉,能够清凉、解毒、去火。而且,白萝卜有助消化、降血脂的功效,弥补了羊肉的不足,称得上其绝配。萝卜和羊肉的比例约为2∶1,肉炖至六成熟时,再将萝卜倒进锅内,加入葱、姜、盐等即可。

黑豆煮羊肉。从中医角度分析,黑豆入肾,羊肉补肾温阳,二者一起炖煮补肾暖身的效果会更好。此外,羊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而黑豆中的植物固醇能抑制人体吸收“坏胆固醇”。这道菜中,羊肉和黑豆的比例约为10∶1,一起加水放入砂锅中微火慢炖。等肉柔软好嚼、黑豆软烂即可出锅,最后放入盐、葱等调味。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性质偏温,有养血活血的功效;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质温热,能温中补虚。三者配合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作用。可用3~5克当归、30克生姜、500克羊肉炖汤。

最受欢迎的家常菜

更多